省教科院召开《江苏教育研究》办刊座谈会
8月19日,省教科院在南京召开《江苏教育研究》办刊座谈会。省教科院院长、党委书记、《江苏教育研究》主编陆岳新,省教科院纪委书记常青出席会议并讲话,部分设区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科研机构、教师发展机构负责同志,学校校(园)长、作者、读者代表以及《江苏教育研究》杂志社全体工作人员,近30人参加座谈会议。
陆岳新在致辞中阐述了省教科院单独设置、转隶成为省教育厅直属事业单位的重大意义,介绍了省教科院的职责定位、发展规划等。陆岳新指出,省教科院将以稳中求进、转型提升、攻坚克难、开创新局为总的要求,大力实施“政治建院、科研兴院、制度治院、人才强院”的战略,努力建成为具有江苏特色,有贡献度、品牌力和影响力的国内一流教科研机构。陆岳新强调,省教科院坚持以服务行政决策、创新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引导社会舆论为己任,“十四五”期间将会重点打造一批新型教育智库,设立一批重大课题项目,建设一批教科研示范基地,培养一批教科研领军人才,培育一批标志性教科研成果。陆岳新明确,根据教育厅的统一部署,在下半年将组织召开全省教科研工作大会,全面部署全省教科研事业高质量发展工作。
陆岳新充分肯定了《江苏教育研究》的办刊特色,着重阐述了《江苏教育研究》今后的办刊定位,指出《江苏教育研究》将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出版导向、价值取向,坚持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融合、江苏特色与全局视野并重、学术影响与社会影响兼顾,贴近教改实践、师生发展和读者需要,强化融合创新、开放协同和质量提升,不断致力于服务行政决策、创新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引导社会舆论,确保办成一本有品质、有影响、有特色的综合性教育学术期刊。
常青在会议总结中对《江苏教育研究》的办刊提出要求:要坚定政治方向,牢牢占据意识形态阵地;要强化使命担当,大力宣传江苏教育研究成果;要夯实质量建设,持续提升编排审校水平;要高度重视期刊的传播方式,不断扩大期刊的社会影响力。并对与会专家给予《江苏教育研究》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要求杂志社认真研究、切实转化领导和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办刊思路,继续增强服务意识,聚力提升《江苏教育研究》的办刊质量和服务水平,为全省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会上,《江苏教育研究》编辑部主任杨孝如介绍了《江苏教育研究》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绩,阐述了今后的办刊思路。根据计划安排,2023年起,《江苏教育研究》将调整出版周期,由旬刊改为半月刊,在内容上兼顾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充分体现综合性教育学术期刊的定位。进一步凸显办刊特色、优化栏目设置、加强组稿策划、推动征订发行、加强学术合作,不断提升办刊品质和服务品质,扩大学术影响和社会影响。
座谈会由《江苏教育研究》编辑部主任颜莹主持,我院特邀的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周坤亮教研员、淮安市教师发展学院黄艳梅院长、南京市秦淮区教育局戚雪晴副局长、江苏省天一中学朱卓君校长、徐州市张集中等专业学校滕道明校长、连云港高级中学特级教师、苏教名家陈维老师等与会专家和作者代表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围绕《江苏教育研究》办刊定位和办刊特色、栏目设置和组稿策划、征订发行与宣传推广、学术合作与指导服务等议题,进行充分的研讨,提出了很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专家提出:在价值取向上,更加关注期刊的使用价值、作者的发展价值、学校的宣传价值,注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在栏目设置上,兼顾稳定性与灵活性、现实性与前瞻性、经验性与争鸣性,体现综合性教育学术期刊的基本定位;在选题策划上,强化问题导向、读者导向,更加注重与一线教师同频共振,加强基础教育政策解读引领教师的教学实践与改革;在指导服务上,通过举办学术研讨、读刊评刊、论文比赛、专题指导等活动,扩大杂志的影响力,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分类指导和服务;在学术合作上,建设包含高校、教科研机构和学校的研究共同体,将名校学术共同体建成理论与实践的转化器;在征订发行上,加强宣传推广,简化征订流程,积极探索采用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发行效率,惠及更多的读者。
省教科院院长、党委书记、《江苏教育研究》主编陆岳新,省教科院纪委书记常青出席会议
与会专家和作者及读者代表通过线上线下进行座谈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