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教育科学规划战略性与政策性重大招标课题
《全面推进江苏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
开题论证会顺利举行

 3月31日,由南京邮电大学党委副书记荆晅教授主持的2022年度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战略性与政策性重大招标课题《全面推进江苏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在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举行,省教育厅原副厅长朱卫国,南京邮电大学党委书记刘陈,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陆岳新,省财政厅教科文处处长蒋云涛,省教育科学规划办主任董林伟出席论证会。专家评议组由朱卫国任组长,成员包括省教育厅社政处(宣传处)处长赵玉蓉,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副书记马万全,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刚,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胡立法,南京外国语学校校长张玉东等,来自南京邮电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外国语学校、南京市雨花台中学等课题组代表参加论证会。

朱卫国指出,课题的研究价值应体现在课程实施的研究并着力于“一体化”;在具体研究过程中,要重点梳理江苏大中小学思政课程的校本内容并纳入到思政课一体化的内容体系研究中,要深入梳理目前江苏省大中小学思政课课堂教学形式并概括出江苏大中小学思政课形式的特点。他建议课题组要在课题组成员学校进行一体化建设试点,并力争形成实践成果,实现“面上研究”与“点上出成效”的结合。

图片2.png

 省教育学会会长、论证专家组组长朱卫国出席会议并讲话

陆岳新在开题会上讲话,他简要介绍了省教育科学规划战略性与政策性重大招标课题的背景意义。他表示,本课题汇聚了来自中学、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的领导和专家,以及同济大学等省外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从研究人员结构上实现了一体化。主持人所在单位南京邮电大学是一所有着红色基因的高校,学校依托红色校史开展了生动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种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自觉和创新举措是持续做好本课题研究的坚强支撑。合作单位南京外国语学校、雨花台中学、淮阴中学、启东实验小学思政课教育教学形式新颖、重点突出、特色鲜明,也是对课题的有力支撑。他对课题研究提出三点要求:一要增强战略全局意识,提高研究站位,要保持研究高度和宏观视野。二要关注社会需求和应用价值,突破研究瓶颈,要充分回应江苏省教育行政部门、大中小学和社会对立德树人、学生健康成长的关注需求。三要高标准开展课题研究,凝练高质量研究成果,既要深化提炼理论成果,更要立足实践,为决策提供有效的建议支持和论证模板。

蒋云涛希望课题组扎根江苏本土,立足江苏实践,对江苏大量具体的、典型的实践和经验进行理论上的抽象和概括,作出理论与实践高度契合的前瞻性思考,形成一批高水平论文、决策咨询报告、调研报告;要根据项目研制周期进行项目全过程财务管理,严格遵守财务制度。

图片1.png

省财政厅教科文处处长蒋云涛出席会议并讲话

赵玉蓉建议课题组既要整体设计,又要突出重点和难点,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扎实做好社会调查,坚持问题驱动,研究真问题,开展真研究,破解真难题,产出真正有效的成果;要处理好内与外的关系,发挥好“内生型”“外组型”两种团队优点,形成研究合力、产出高水平研究成果。

荆晅从“问题提出及时代背景”“研究价值”“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与基本假设”“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研究的目标与内容”“研究计划”“创新点与难点”等七个方面作开题报告。课题组成员围绕研究主题分别作专题汇报。专家评议小组对汇报内容进行评议,一致认为课题研究意义重大、问题明确、内容全面、思路清晰,前期准备充分,研究切实可行。

图片3.png

《全面推进江苏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开题论证会场景


浏览:2386